首页 > 中职学校

中专与普高的区别有哪些 中专和普通高中的课制有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23-03-13 02:04:56 | 中职招生信息网

中专与普高的区别有哪些?中专有哪些培养方式?

  很多人觉得中专不太好,其实中专也是国家或者由国家批准开办的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办学性质并无区别。所谓中专,指的是经过了政府批准所开办的职业性学校,包括了公办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等,下面一起来看看中专的培养方式吧!


中专普高区别

  一、中专和普通高中的区别

  1.升学考试不同

  中专生的高考并不同于普高学生,只能填报很少数的学校,并且学校的许多专业并不对此开放。

  2.课程安排不同

  普通高中都是按照3+3模式(语数英+自选三门副科),而中专上课的模式是语数英再加上专业知识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类似大学的专业课。

  3.毕业证的含金量不同中职招生信息网

  如果说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不继续学习而是直接就业,那么中专的毕业生比起普高毕业生会更有优势一些。

  二、中专的培养方式

  中专学校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那就是“学历+技能”。既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也进行技能培养,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

  1.学历方面

  学历方面实行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目的,在校内推广“双证书制”考核制度,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双证书制”是指学生在中专学校毕业后即不仅要拿到毕业文凭,又要拿到此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2.技能方面

  技能方面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校企合作”是采取和企业合作的方式,通过定向培养,针对性的为企业需求而培养各种技术岗位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

  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普高是比中专好一些,但如果从就业来看,中专可能相对会好一些。也有家长认为学校管理上可能存在严重不足,到最后不仅学不到东西,万一染上不好的习惯,那可就追悔莫及了。其实在中专里面学生可以学一门谋生的手艺,毕业时就业率也较高,培养方式也是比较合理的,当然,选学校还是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来,才是做合理的。

中专和普通高中的课制有什么不同?

  在过去的初中,同学们平时主要学习3门主科和其它历史、物理等附加学科,如果进入了普通高中,同样还是继续学习语、数、外3门,再加政、史、地、物、化、生6门科目。而在中专学校,大家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除了专业课,语数外3门也是必学的,但难度会比普高的低。


中专学校课制

  一、课程内容

  1.普通高中

  在普通高中,同学们在参加高考前要先通过学业水平考试,俗称“学考”。学考需要考全部的9门科目,成绩合格后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高考只考语、数、外加物理类或历史类学科,同学们可从除了主科的其它6门学科中,再选择3门参加高考。因此,学生在普通高中学习的内容主要就是围绕这9门学科,冲刺最后的高考,内容有一定难度。

  2.中专学校

  中专属于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在中专学校里,有的同学会选择参加对口升学,而有的主要目标是就业。针对不同目标的学生,每个班级平时教授的科目会有所调整。选择专业和班级类型后,升学班的学生主要学习语、数、外等文化课,专业课学习与主科的地位同样重要。就业班的学生也会学习一定的文化课,但在实训方面占比更重,平时会经常需要参加实践课程,锻炼专业技能。在第三年,有的学校还会安排实习。

  二、学制区别

  普通高中学制都是3年,而中专学校会分设不同学制的班级。比如五年一贯制大专班、对口升学班、普通中专班等。五年一贯制的学生需要就读5年,一般前3年在中专学校学习,第3年时需要参加转段考试,如果通过了则可以继续进入高职院校学习2年,毕业后可拿大专学历。中专的普通就业班和对口升学班学制还是3年,与普通高中一致。

  中专学校和普通高中的课制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还是中专可以选择专业,不用再学习其它附加学科,这对初中时有偏科现象的同学其实还是有优势的。如果大家准备去中专学校,许多学校已经公布了各个专业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同学们可以搜索查询,尽量避开自己的弱势科目,这样以后学好的概率更大。

与“中专与普高的区别有哪些 中专和普通高中的课制有什么不同”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