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招生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中职教育如何搞好实训课程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职教育如何搞好实训课程
这是个大问题。涉及到:专业建设、项目课程、实训条件(基础)、指导老师等。也涉及到课程改革等。其中专业建设、实训条件是学校层面的问题,作为实训课程授课老师主要做好:项目的设置、根据实训条件挖掘实训潜力,然后依照“理实一体”、“七个合一”的原则做好实训教学方案,设计好学生的实训工作页(又称:导学案、任务单等)。

如何开展中职实践教学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案的设计及教具的准备、巡视指导等环节,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另外,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中职学生在电工电子实验中这样认识电阻,输入电阻是用来衡量放大器对信号源的影响的一个性能指标。输入电阻越大,表明放大器从信号源取的电流越小,放大器输入端得到的信号电压也越大,即信号源电压衰减的少。这时,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让其给予鼓励和肯定。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强化合作意识,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相比较而言,中专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他们对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得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三、搞好开放性实验,促进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开放性实验是比较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大实验实训的课时数,让我们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开发,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把一些可能在上课时未能安排或一些比较高、精、尖的实验项目在课后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和基本条件安排出来。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以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巩固,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例如,在电工实践教学中,把整个电工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熟悉器件各部分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对有故障的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入了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主要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做到心中有数。第三阶段,着重强调工艺要求,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最后阶段,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提高,自行设计装接电路。此外,为了更好的完成实训任务,学校应当加大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保证各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条件去进行实训,提高实训的效率。
四、变换交流模式,搞好学生的专业兴趣协会: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拟在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中成立专业学习兴趣协会,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组织一部分学生在系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就整个专业的实验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加强训练,使得专业知识在学生中得到加强,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随时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要把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因此,要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企业工作设备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进而对现代化生产工艺熟悉了,并通过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
六、结束语:职业教育是以社会经济现实和未来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以某一特定的职业岗位或技术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使他们成为从事技术应用与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不仅要求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熟练专业技能。因此,职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应取得代表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因此,学校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上,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更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第一线需求,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习、社会服务、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为学生就业,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一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上好实训课
上好实训课的方法如下:
一、认真准备
实训课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它是保证实训质量和完成实训任务的前提。比如:在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结构拆装教学中,实训老师除了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外,还需根据教学计划准备实训所用的设备、器材、工具等,对所使用的量具及设备进行检查、保养、调试等。
在物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要提前对所要实训的学生进行实训动员,向他们讲解与实训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拆装注意事项,认识零部件(如离合器、制动器、行星齿轮机构等)及其结构形状和工作原理。
二、因材施教的讲解
实训课的课前讲解与理论课一样需要提前准备,怎样才能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将要实训的内容联系在一起,通俗易懂的让学生理解接受不是件容易的事,讲多了,讲深了,学生都不易接受,讲少了,讲浅了,学生会感觉缺少点什么,不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中职招生信息网
理解教材,了解学生,通俗易懂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给学生是每位实训教师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传授方法和技巧同样需要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更新。
三、理论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在实训课中,每次利用15分钟左右时间以谈话法的形式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能够得出正确结论,从而来获得知识,谈话的内容深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理论与实践课不能脱节,即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而每一次的理论实践之后的这一过程比前一次要有所深入,有所提高。
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两者在学习中是不能缺少的。我们知道理论是靠实践来检验的,而实践则可用理论来进行指导。理论课要为实习课服务,实训课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掌握实践方法。在实训教学中,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四、分组实训、严格要求
学生的实训过程是一个由会到熟、由粗到精、由慢到快的过程,在每次新知识、新技能接受过程当中,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实训教师所讲解的和示范的要求进行操作,难免会出现些偏差和错误,实训老师就要及时的指出并纠正,尤其是安全操作方面出现的错误。
在实训班级学生较多,设备较少的情况下,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采用“手把手”的教,分组实训是最好的办法,也可以将实训效果达到最佳。
五、发现问题、及时总结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每一次实训课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课前的理论讲解,实训当中的指导外,课后的总结也非常重要。
对于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是不是在实训教学环节当中有操作不当的地方或错误的地方,或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怎样避免和减少学生在实训当中出现的错误,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实训效果。
实训教师要认真总结、勤于反思。想想在教学环节当中是否有遗漏或不足的地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难易程度是否适当,怎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怎么保证实训的安全和质量等。
六、严格考核、公正评比
公正考核评比不但可以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实训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实训的教学质量。从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公正无私的态度。
通过过程的检查和最终的评比,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差距有多少,自己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使下次的实训更细心,从而培养他们一个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态度。
七、加强学习、勇于创新
时代在不断前进,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和学习与本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才能够更好的给学生讲述实训的方法、目的、意义和未来的就业前景。
以上就是中职招生信息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职教育如何搞好实训课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